声明

本文是学习GB-T 33121-2016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.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,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,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

1 范围

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褐条霜霉病菌(Sclerophthora rayssiae Kenneth,Kaltin et
Wahl var.ceae Payak

et
Renfro)的形态学检疫鉴定方法,明确了样品现场采集、实验室鉴定、标本制作和样品保存等方法。

本标准适用于玉米(Zea
mays)植株及其谷物中的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检疫和鉴定。
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

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
GB/T 18085—2000 植物检疫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

GB/T 18086—2000 植物检疫 烟霜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

SN/T 1157 进出境植物苗木检疫规程

SN/T 2122 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方法

SN/T 2504 进出口粮谷检验检疫操作规程

3 术语和定义
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
3.1

孢子囊 sporangium

孢囊梗顶端膨大,并在下方生出横隔与菌丝分开形成囊状结构的无性繁殖器官。
注1:成熟后易脱落,并在囊内形成游动孢子。

注2:孢子囊的英文复数形式为"sporangia"。

3.2

孢囊梗 sporangiophore

支持孢子囊的菌丝分枝。

3.3

藏卵器和雄器 oogonium& antheridium

生殖菌丝生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异形配子囊,大的为雌配子囊,能在囊内形成一个雌配子(卵子),即

为藏卵器;小的能产生雄配子,即为雄器。

1 :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藏卵器与雄器同体。

注2:藏卵器与雄器的英文复数形式分别为"oogonia""antheridia"。

3.4

卵孢子 oospore

藏卵器中的卵子与雄器的雄配子相配合后形成。

4 病原菌基本信息

中文名:玉米褐条霜霉病菌,又称褐条指疫霉菌玉蜀黍变种。

GB/T 33121—2016

英文名:Brown stripe downy mildew of corn,简称 BSDM。

学名:Sclerophthora rayssiae Kenneth,Kaltin et Wahl var.zeae Payak et
Renfro,1967。

分类地位:藻菌界Chromista,卵菌门 Oomycota, 卵菌纲 Oomycetes, 霜霉目
Peronosporales,霜霉 科 Peronosporaceae,指疫霉属 Sclerophthora
Thirumalachar,Shaw &.Narasimhan,1953,褐条指疫霉

菌 Sclerophthora rayssiae Kenneth,Koltin et Wahl,1964。

传播途径:该病菌可以由被病原菌污染过的种子,或带病植株,以及混杂于货物中的病残体作远距

离传播。

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 A。

5 方法原理

本标准主要以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为害症状,病原菌的孢囊梗、孢子囊和卵孢子形态特征为鉴定依

据。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为害症状参见附录 B 和附录C,
病原菌的孢子囊和卵孢子形态特征见附录D。

6 仪器设备和试剂

6.1 仪器设备和器具

6.1.1 仪器设备

生物显微镜(配带100倍油镜且最大观察倍数不低于1000倍,配备图像采集系统和图像分析软
件,或至少配带照相功能和镜台测微尺)、体视显微镜(总放大倍数不低于50倍)、超净工作台、振荡器、

高压灭菌锅。

6.1.2 器具

医用解剖刀、解剖针、眼科手术剪刀、胶头滴管、微量可调加样器(2μL~20μL)、
枪头(2μL~ 20μL)、滤筛(孔径为0.18 mm)、 烧杯(250 mL)、 离心管(10 mL 或20
mL)、 三角瓶(500 mL)、 培养皿

(直径为150 mm~200 mm)。

6.2 试剂和材料

6.2.1 试剂

无菌水、75%乙醇溶液、吐温20、10%氢氧化钠、席尔氏缓冲液(配制方法按 GB/T
18085—2000 执

行)和0.05%苯胺蓝(棉蓝)乳酚油(配制方法按GB/T 18086—2000执行)。

6.2.2 材料

无菌滤纸、铝箔纸、Parafilm 膜、载玻片和盖玻片。

7 检疫和鉴定

7.1 检疫

7.1.1 现场检疫

7.1.1.1 植株症状检查

现场对玉米植株的检疫,要在光线充足处,仔细检查植株叶片是否带有可疑症状,参见附录
B 和附

GB/T 33121—2016

录C。

7.1.1.2 种子和原粮的检疫

现场对玉米种子和原粮的检疫,要在检疫的现场仔细检查种子或原粮中是否夹带有可疑症状叶片

及其他病残体,参见附录 B 和附录 C。

7.1.2 抽取样品

对于植株样品的扦取,主要按照SN/T1157
执行;对于种子样品的扦取,主要按照 SN/T 2122 执

行;对于原粮样品的扦取,主要按照SN/T 2504 执行。

7.1.3 送检

将现场检疫获取的抽取样品,连同现场发现的病残体,送实验室作进一步的室内检疫及玉米褐条霜

霉病病原鉴定。

7.2 实验室病原菌观察、记录

7.2.1 直接镜检

对于现场送检的带有可疑症状病叶或病残体,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,用解剖针挑取叶片病斑背面
上的霉状物,放在加有1滴约10μL
席尔氏缓冲液的载玻片上,盖上盖玻片,先在显微镜下用40倍物镜

观察有无病菌的孢囊梗、孢子囊,再用100倍油镜记录其形态特征,测量其大小,并拍照留存。

7.2.2 保湿培养

对于未带有可疑症状的病叶或病残体,用流水充分冲洗,用75%乙醇溶液浸泡1 min
进行表面灭
菌,无菌水冲洗3次,置于灭菌的培养皿(垫有充分吸取无菌水的三层无菌滤纸)中,用Parafilm
膜封口
后,置于21℃培养箱中,在相对湿度100%、黑暗条件下保湿培养过夜,诱发孢子囊产生后,按7.2.1方

法镜检观察、测量和病原鉴定。

7.2.3 组织透明法检验卵孢子

对于病斑上霉状物稀少的老病叶,用眼科手术剪刀剪成约10 mm×10
mm,置于小烧杯中,加适量

10%氢氧化钾溶液,煮沸5 min~10 min
至叶组织透明,平整放入用胶头滴管加上1滴0.05%苯胺蓝
(棉蓝)乳酚油作浮载剂的载玻片上,置于显微镜下,用40倍物镜或20倍物镜逐片观察有无卵孢子。如

发现有卵孢子,用100倍油镜记录其形态特征,测量其大小,并拍照留存。

7.2.4 洗涤检查

对于玉米种子和原粮,每份样品充分混匀后,随机取100g 置于500 mL
三角瓶内,加入适量蒸馏水 (约150 mL)
浸软后,再用胶头滴管加入1滴~2滴吐温20,用铝箔纸将三角瓶口封住,用振荡器激烈振
荡 5 min,将洗涤液经滤筛过滤到烧杯后,倒进离心管,以转速1000 r/min 离心5
min,必要时可重复离
心1次,将上层清液全部倒去,最后用胶头滴管加入数滴席尔氏缓冲液至沉淀液充分混匀,再用微量可
调加样器吸取15μL
沉淀液置载玻片上,盖上盖玻片,按7.2.1方法镜检观察有无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
孢子囊,每份样品洗涤液至少检查20个玻片。在镜检时,如发现孢子囊干瘪变形,将镜检玻片封固后,

连同沉淀液放置于5℃的冰箱中过夜,等孢子囊形态恢复后,继续按7.2.1方法镜检观察和测量。

GB/T 33121—2016

8 病原菌鉴定特征

玉米褐条霜霉病菌鉴定特征:孢囊梗短小,小于5μm,
由气孔下的菌丝伸出,能形成2个~6个孢

子囊;孢子囊无色,卵圆至圆柱形,顶部有镜片状孔口,脱落,有一小柄,大小(29μm~66.5μm)×

(18.5μm~26μm);
孢子囊萌发时产生4个~8个透明、球形的游动孢子,直径7.5μm~11μm。 藏 卵
器分散产生在叶肉中,近球形,壁薄,无色至淡黄色,直径33μm~44.5μm,
每个藏卵器附有1个~2个

侧生的雄器;卵孢子中等大小,球形至近球形,光滑而发亮,与藏卵器壁愈合,直径29.5μm~37μm。

玉米褐条霜霉病菌形态特征图见附录D。

9 结果判定

经实验室的进一步检疫和病原观察、测量,如果检出的病原菌孢囊梗、孢子囊和卵孢子形态特征与

鉴定特征相符,则检出的病原菌可鉴定为玉米褐条霜霉病菌,样品判定为阳性样品。

10 样品保存

10.1 样品保存与处理

样品经登记和经手人签字后妥善保存。对检出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种子或原粮样品,应保存于
4℃的冰箱中,或存放于具防虫、防鼠、防霉变和防污染的环境中真空密封保存,保存期约6个月,以备

复核;另外,对检出病菌的玉米植株或病残体,要制作成干标本(制作方法参见附录
E),可长期保存。

以上样品保存期满后,除少量有必要作长久保存的样品外,其余须经高压灭菌后方可作弃置处理。

10.2 结果记录与资料保存

完整的实验记录包括:样品的来源、种类、时间,实验的时间、地点、方法、结果、症状和病菌显微照片

等,并有实验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。

GB/T 33121—2016

A

(资料性附录)

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相关信息

A.1 地理分布

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大部分地区(北部的比哈尔邦、北方邦、德里,西部的古吉拉特邦、拉贾斯坦
邦,西北部的哈里亚纳邦、喜马偕尔邦、查谟和克什米尔、旁遮普邦,西南部的卡纳塔克邦,中部的中央
邦,东北部的梅加拉亚邦,东南部安得拉邦,东部的西孟加拉邦,以及锡金)、巴基斯坦、尼泊尔、缅甸、

泰国。

该病在我国无分布,但分布区与我国广泛接壤。

A.2 寄主范围

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主要寄主是玉米(Zea
mays),该病菌也能危害马唐草(Digitaria sanguina-

lis)。

A.3 生物学和生态学

玉米褐条霜霉病是唯一一种诱发局部症状的玉米霜霉病。病菌可以卵孢子的形态在土壤病残体中
或在野生马唐草内越冬,在土壤病残中至少存活3年,抗逆性强;卵孢子在春季萌发产生孢子囊,并释放
出游动孢子,成为主要的初浸染来源,游动孢子依靠风雨传播,玉米出苗后1个月左右最易感病。孢子
囊一般在20℃~22℃产生,孢子囊的形成与侵染需要12 h~96h
的水膜,游动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
15℃~30℃,最适温度在22℃~25℃;卵孢子则在较高的温度下形成。土壤温度在28℃~32℃时,

该病害极易流行。

病害发生与流行显著受降雨及温湿度影响,在受害最严重的印度,年雨量在1000
mm~2000 mm

地区发病最重,年雨量在600mm~1000mm 地区中等发病,年雨量在400
mm~600mm 地区发病轻。

虽是一种局部侵染的病害,但该病在印度造成玉米生产轻者损失20%以上,重者损失70%以上。

A.4 病原菌传播途径

该病菌可以由被病原菌污染过的种子,或带病植株,以及混杂于货物中的病残体作远距离传播。

A.5 该病菌与其所在属其他种的关系

指疫霉属是因大孢指疫霉菌,即玉米疯顶病菌的无性阶段似疫霉,有性阶段似指梗霉,于1953年由
Thirumalachor、Shaw 和
Narasihan将其从指梗霉属(Sclerospora)中的大孢指梗霉菌(S.macrospore
Saccardo,1890)独立出来成为1个新的属,指疫霉属(Sclerophthora),大孢指疫霉菌[S.macrospore
(Sacc)Thirumalachar,Shaw et
Narasimsha,1953]亦成为该属的模式种。目前该属迄今已知4种:大
孢指疫霉菌[S.macrospore(Sacc)Thirumalachar,Shaw et
Narasimsha]、喜冷指疫霉菌(S.cryophila

Jones)、黑麦草指疫霉菌(S.lolii Kenneth)和褐条指疫霉菌(S.rayssiae
Kenneth,Kaltin et Wahl),均寄

GB/T 33121—2016

生于禾本科(Gramineae)植物,引起霜霉病。其中褐条指疫霉菌出现2个变种,Payak
等(1970)认为褐 条指疫霉菌原变种(S.rayssiae var.rayssiae Kenneth,Koltin
et Wahl,1964)不危害玉米,而褐条指疫霉
菌玉蜀黍变种,即玉米褐条霜霉病菌(S.rayssiae Kenneth,Kaltin et Wahl
var.xeae Payak et Renfro,

1967)主要侵染玉米。

该属分类检索表如下:

孢子囊柠檬形

卵孢子大,直径42μm~75μm,多产生在维管束周围

孢子囊(60μm~100μm)×(43μm~64 μm)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S.macruspora

卵孢子中等,直径在29.5μm~44μm之间,分散产生在叶肉中

孢子囊(29μm~66.5 μm)×(18.5μm~26 μm)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S.rayssiaevar.ceae

孢子囊(29μm~55μm)×(19μm~28μm)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S.rayssiaevar.rayssiae

卵孢子小,直径25μm~29μm,分散产生在叶肉中

孢子囊(41μm~55μm)×(25μm~35 μm)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S.lolii

孢子囊倒梨形

卵孢子大小差异大,直径20μm~37.5μm,分散产生在叶肉中

孢子囊(22.5μm~45.5μm)×(11.5μm~22.5μm)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S.cryophila

以上检索表中的前两种:大孢指疫霉菌(S.macrospore)和褐条指疫霉菌玉蜀黍变种(S,rayssiae
var.ceae)主要侵染玉米,后3种菌在以色列、英国、加拿大、印度侵染大麦、黑麦草、鸭茅等,不侵染

玉米。

GB/T 33121—2016

B

(资料性附录)

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为害症状

发病初期,植株叶片病斑狭长,颜色为黄色或褪绿色,长度不等,宽为3
mm~7mm。 随病情加重,

受叶脉限制,病斑边缘明显,随后病斑变红紫色,使病叶似日灼状。在空气相对湿度大时,病斑背面密布
淡灰色霜霉状物,即病菌的孢囊梗与孢子囊。苗期发病,植株因叶片受害造成矮缩,节间缩短,但病株不
畸形,病苗受害严重时死亡,造成田间缺苗断垄;抽花时发病,会使籽粒发育受阻,种子不饱满,重者植株

提前死亡。

病菌为害症状照片见图 B.1。

style="width:11.32658in;height:7.99986in" />

说明:

A—— 植株叶片症状;

B—— 田间发病情况。

B.1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为害症状(仿 CABICPC,2011)

GB/T 33121—2016

C

(资料性附录)

玉米褐条霜霉病菌与玉米疯顶病菌(S.macrospore) 的主要区别

玉米褐条霜霉病菌与玉米疯顶病菌的主要区别见表C.1。

C.1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与玉米疯顶病菌的主要区别

病原菌

中文名:玉米褐条霜霉病菌

学名:Sclerophthora rayssiae Kenneth,Kaltin

et Wahl var.ceae Payak et Renfro,1967

中文名:玉米疯顶病病菌

学名:S.macrospore(Sacc)Thirumalachar,Shaw et

Narasimsha,1953

分布范围

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大部分地区、巴基

斯坦、尼泊尔、缅甸、泰国;我国无分布

广泛分布在温带、暖温带的玉米种植区,包括 美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、南美、欧洲东部与南部、非 洲、亚洲。在我国北京、河北、辽宁、山西、宁夏、山 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、重庆、云南、甘肃、陕西、 青海、内蒙古、新疆以及台湾等18个省市、自治区

均有发生危害

寄主范围

玉米和马唐草

寄主范围广泛,据Pupipat(1974)统计已超过 140种禾本科植物,包括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高粱、谷 子、大麦、黑麦、燕麦、珍珠稗和甘蔗等重要农作物

及61个属的禾本科杂草

为害症状

植株叶片病斑狭长,颜色为黄色或褪绿 色,长度不等,宽为3mm~7 mm。随病情加 重,受叶脉限制,病斑边缘明显,随后病斑变红 紫色,使病叶似日灼状。在空气相对湿度大 时,病斑背面密布淡灰色霜霉状物,即病菌的

孢囊梗与孢子囊,参见图C. 1中A

苗期受害,植株矮化,分蘖增多,达10个,叶片浓 绿、变厚,上部叶片扭曲、皱缩或卷成筒状,心叶黄化、 不展,重者枯死。抽花后发病,雄穗小花转变为变态 小叶,簇生,呈头状,不能产生正常雄花,雄穗异常增 生,畸形生长,呈团状绣球;雌穗(果穗)受侵染后,粗 长,不抽花丝,苞叶尖端变态为小叶并呈45°角丛生, 发病较轻的雌穗可产生少量秕瘦的种子,严重时,雌 穗内部全为苞叶,穗轴呈多茎节状伸长,不结实。发 病植株有时不抽雄,上部叶呈对生,有的心叶紧卷, 严重扭曲成不规则团状或牛尾巴状,病株疯长,头重

脚轻,易倒伏、折断,参见图C.1中B

为害属性

局部侵染

系统侵染

传播途径

依靠带菌植株或病残体远距离传播

依靠带菌种子及病残体远距离传播

病原菌形态

孢囊梗短小,由气孔下的菌丝伸出,能形 成2个~6个孢子囊。孢子囊无色,卵圆至圆 柱形,顶部有镜片状孔口,脱落,有一小柄,大 小(29μm~66.5μm)×(18.5μm~26μm);孢 子囊萌发时产生4个~8个透明、球形的游动 孢子,直径7.5μm~11μm;藏卵器分散产生在 叶肉中,近球形,壁薄,无色至淡黄色,直径 33μm~44.5μm,每个藏卵器附有1个~2个 侧生的雄器;卵孢子中等大小,球形至近球形, 光滑而发亮,与藏卵器壁愈合,直径29.5μm~

37μm

孢囊梗较短,单生,偶有2次分枝,长4.8μm~ 30μm,由气孔伸出,其上着生孢子囊。孢子囊椭圆 形或倒卵形至洋梨状,具带紫褐色或浅黄色的乳 突,大小(15μm~84 μm)×(13μm~56 μm)。孢 子囊萌发产生30个~90个游动孢子。游动孢子椭 圆形,大小9μm~16μm。藏卵器球形至椭圆形,浅 黄褐色至茶褐色,大小(42.5 μm~105 μm)× (37.5μm~82.5μm);1个~3个雄器侧生,浅黄色, 大小(17.5μm~66μm)×(5μm~29μm)。卵孢子 球形,浅黄色,位于寄主维管束及叶肉组织中不易

散出,大小(35μm~49μm)×(36μm~55μm)

GB/T 33121—2016

style="width:11.66658in;height:5.36008in" />

说明:

A——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为害症状;

B—— 玉米疯顶病菌的为害症状。

C.1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与玉米疯顶病菌在为害症状上的区别(仿
CABI CPC,2011)

GB/T 33121—2016

D

(规范性附录)

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形态特征图

玉米褐条霜霉病菌的形态特征图见图 D.1。

style="width:11.80661in;height:12.48686in" />

说明:

A— 孢囊梗短小,正在从由气孔下的菌丝伸出(1 bar=10μm);

B—— 孢子囊正在从孢囊梗顶端形成(1 bar=10μm);

C— 孢子囊形态(1 bar=10μm);

D— 分散产生在叶片组织中的藏卵器(1 bar=30μm);

E— 卵孢子形态(1bar=30μm)。

D.1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形态特征(仿 CABICPC,2011)

GB/T 33121—2016

E

(资料性附录)

干标本的制作

干标本采用分层叠压,用标本夹制作。每层将染病的植株、叶片或病残体,放在两层用于制作植物
标本的专用吸水纸(每层厚3张~4张)中间(不重叠),如有必要,用镊子纠正植株、叶片或病残体在纸
上的姿态;叠放整齐压在标本夹中。每个标本夹的总厚度以不超过4 cm
为宜,并根据温湿度情况,以保
证标本不变色发霉为前提,及时更换标本纸。可自然干燥,也可采用烘箱快速干燥;烘箱快速干燥时烘
箱温度以控制在45℃±3℃为宜,采用快速烘干法,换标本纸间隔时间应不超过2 h。
直到标本含水量

在20%~30%为宜。

干标本可置于垫有棉絮和樟脑丸的标本盒中进行保存。

GB/T 33121—2016

延伸阅读

更多内容 可以 GB-T 33121-2016 玉米褐条霜霉病菌检疫鉴定方法. 进一步学习

联系我们

T-ZAEPI 005—2023 火电机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规范.pdf